昌乐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雨季反穿阿里中北线出不去的尼玛县看不 [复制链接]

1#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8月4号第二十五天阴转雨

传奇的古象雄王国遗址

天刚蒙蒙亮,我便起床简单洗漱了一下,开车离开客栈。文布南村又被称为石头村,随处可见的石房、石墙与现代的藏居混搭在一起,随坡就势一直延伸到了湖边。

虽然现在已经快早上七点了,但是由于这面天亮得比较晚,小村子里的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之中,宁静的小街四处空荡荡的~~

开车踏过一条石板路,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马上引起了藏狗们的警觉,不一会儿在我车屁股后面就聚集了四五条。狂吠着,一直把我撵出了村口~~

出了村子,又来到了昨天下午去过的那条砂石路

沿着湖边继续往前开了十几分钟后就开始翻山了,“老五”走这种路明显动力不足,经常一档就熄火,我不得不又挂起了低速四驱~~

这种路面明显有人修整过,陡峭的山崖边上都安装了醒目的路障~~

路越来越陡,越来越窄,还好只有我一辆车。我谨慎地把车紧贴在山这面,慢慢得开着,害怕一不小心就跌落到崖壁下的湖里~~

我边开车边忍不住不时地探头向车窗外望去,原本满天都是厚厚的乌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渐渐地散开了~~晨曦隐隐约约地透过了天边的朝霞,把那巍峨的达果雪山、湛蓝的当惹雍错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我已经陶醉在这眼前的景色中,总想琢么着找个合适的词抒发一下~~

一时间满脑子都是什么景色真“美得不要不要哒~~美美哒~~“么么哒”~~我靠!怎么全是什么什么“哒”,这他妈的就不像个爷们能说出嘴的话~~我开始后悔念书时候语文没好好学,老师教的那些美文美句此刻一个也想不起来了~~憋了半天,我突然想到了一句简单粗暴的大白话,一下子从嘴里蹦了出来——这当惹雍错真特么~~太美了!你妈,这话说出来才得劲嘛!现在的网络太厉害了,简直就是给人洗脑,弄得好好的都不会说人话了……

“古象雄国遗址”在当惹雍错湖畔的西岸,离文布南村十几公里远,我开车沿着这条狭窄的山路颠簸了半个小时。当跨过一个山头后,突然眼前一片开阔,前方的湖岸延伸到了这里猛地拐了一个弯,行成了一道优美的半月形弧线。在那陡峭的崖壁之上竟然矗立着几座怪石嶙峋的石头山,山头上挂满了随风飘扬的五彩经幡~~(网上记载这就是当惹雍错的“穷宗山”)

不敢相信,这里就是那些虔诚的信徒们不远千里来朝圣的苯教圣地吗?~~怀着满脑子的疑问我走到近前。是的,紧接着我就从路边的牌子和上面的简介中找到了这个答案——它就是当年在西藏历史上曾经拥有者辉煌鼎盛的历史文明,盛极一时的古象雄国的王城所在地。现在光秃秃的山上早已不见了那些宫阙连宇、气势恢宏的王宫楼宇~而留在石壁上的那些斑驳的古象雄文字与破烂不堪的断壁残垣又仿佛在悄悄地向后人们诉说着这里一千多年前被湮没的历史~~

这里又称为“当惹穹宗”,是从赤吴穹则演变而来,在象雄时期,古象雄是四城五堡的古堡之一。“穹”意为大鹏鸟,象征着在古象雄时期人类的起源和血统。“宗”指在远古的*治统治中心或易守难攻之地。传说在古代象雄文化中用狮虎穹隆代表着“四行”。即“虎”代表着气行,“狮”代表着地行,“穹”代表着火行。“隆”代表着水行。狮虎穹隆代表着四行作为内中外象雄所辖的四城五堡的象征性名称。东有当惹穹宗,南有蒙玉达木宗,西有色日珠木宗,北有日土森格宗,其中当惹穹宗是古象雄的*治文化中心。

象雄王国是吐蕃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地域辽阔且位于交通要道的古象雄,是根据藏文“象雄”两字的译音写成的汉字,堪称“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驿站”,其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域都有过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为古丝绸之路驿站的先天优势。

据史料记载,在象雄十八国时期,“上之辛绕们尊贵,下之国王们威武……”由此可以看出,雍仲本教在象雄王国的社会地位之高。

今天藏族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有许多也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都有本教遗俗的影子。藏文字究其本源也绕不开象雄文明。藏文起源于象雄文,当年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创造藏文,最多只能叫象雄文字的改良。

象雄是“古象雄佛法”的发祥地。古象雄的王子辛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雍仲本教的《甘珠尔》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

象雄古国建立于公元前年到西元元年之间的铁器时代,于年亡于吐蕃王朝。象雄,(威利:zhangzhung,藏语拼音:xangxung),西藏早期历史上的古国,疆域中心地区位于今阿里地区。汉族学者在历史的后期称之为“羊同”,也有写成“象雄”的,是根据藏文“象雄”两字的译音写成的汉字。它的疆域西起今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是为上象雄;东至今昌都丁青,是为下象雄;横贯藏北的尼玛、申扎一带是中象雄。象雄王宫就建在当惹雍错湖边。象雄王国遗址位于西藏那曲尼玛县文部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这里的大片遗址即是象雄都城之所在。

地域辽阔且位于交通要道的古象雄,堪称“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驿站”。看似遗世独立的青藏高原,在古代并非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区域,其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域都有过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为古丝绸之路驿站的先天优势。

象雄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发祥地,有着独特的象雄文。

古象雄佛法在古象雄传统文化中居于最至高无上的位置,

远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千年,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早已在雪域高原广泛传播,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古象雄佛教发源于中亚的古象雄“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湖”一带,是古象雄王子辛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所传教的如来正法,也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象雄佛法,是以显宗、密宗、大圆满的理论为基础,以皈依三宝为根本,济世救人,导人向善,有着自己圆满成佛窍诀的佛陀教育。

由于“古象雄文明”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以上资料转载于百度)

本想爬上去看看山顶的遗址,但是一直没找到上山的路。试着爬了一段儿,由于山势陡峭,最后我还是放弃了。围着这座石头山又转到了它的前面~

山下有不少小石头房子,这里都住着一些虔心修行的苯教徒~

这座房子里住着的是一对七十多岁的双胞胎姐妹,据说在这里修行了三十多年~央视的《第三极》节目中专门还报道了她们。

转到山崖石洞中我发现了一个锁着门的小庙。透过门缝借着昏暗的烛光依稀能看到里面的崖壁上挂满了写着藏文的布幅和画像。我猜想这大概就是网上所说的那个“玉本寺”吧。网上记载它是苯教最古老的寺院,是由苯教的创始人辛绕所建,一直香火就很旺盛。从这里向下远眺,连绵不断的达果雪山、浩瀚碧蓝的当惹雍错一览无余,四下寂静之极,耳旁只有呼呼的风声,盘旋在古堡上空的雄鹰不时地发出几声仰天长啸仿佛在召唤那千年的神灵。此时一种“神秘、威严的感觉”油然而生~回望整个整个穷宗山,想像当年古象雄王国在它即将灭亡之际,据守着这座易守难攻的王城,与吐蕃王朝的那场血火之灾又是何等的惨烈画面~~人生呐喊~~战马嘶鸣~~恍惚中仍然在四处回荡……

湖边有一片新搭建的帐篷,一个工头模样的四川哥们儿告诉我这片帐篷是为了明天十四世班禅到这里视察时,临时休息用的。他们为此干了一个多月。今天就要交工了,所以一大早他提前过来自己先检查一遍~我问他这座山对藏族人有什么讲究吗?这哥们儿摇了摇头笑着说,什么讲究不讲究的他也搞不懂,反正只要给钱,老板叫干啥子就干啥子嘛……

出不去的尼玛县

已经快到上午九点了,我记起昨晚跟郑州那几个车友的约定,不敢再耽搁了。赶紧地拍了几张照片,便匆匆离开了古象雄遗址~~回到车里,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车里的油是前天晚上来到尼玛县城加的,昨天折腾了一天跑了接近二百公里的路,现在油表还剩下的不到三个格的,能不能坚持到措勤县呢?这里到措勤县接近三百公里。如果换做平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今天的路况非常差,肯定要比以往多费油。如果油料不足,一但在半路上再遇到陷车什么的,那就真要了命了~西部这面的加油站比较少,而且有时供给还不及时,以前为此我吃过好几次亏,所以这几年自驾在外我小心多了,已经养成了只要见到加油站便进去加油的习惯。但是文布乡这里没看到有加油站,去往措勤县的路上又是无人区,更不可能有,难道还要回到尼玛县?我坐在车里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决定先回到文布南村,再想想办法。

回到客栈后,老板娘告诉我那几个车友刚走了不一会儿,离开的时候还留了个口信儿给我,说他们会在前面的来多乡等我~~我琢么着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先找个地方把油加满,找到了,什么都好说。一但找不到,就只有回到尼玛县城了。如果那样的话就得赶紧告诉人家,别让他们等我瞎耽误时间。于是我便问老板娘村子里有没有什么“卖私”油的地方。她想了一下说倒是有一家,但是这几天管得比较严,就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听她这么一说,我仿佛又看到了希望,便赶紧告别了老板娘开车离开了客栈。几经周折终于在村口找到了这个破破烂烂的私人“加油站”。加油站的藏民正在吃饭,一听说我要买油,就像见到了鬼一样,吓得差点把刚吃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赶忙紧张地连连摆手说他这里没有油了,让我到前面的文布乡去看看~接着我开车又到了文布乡,乡上的那家私人加油站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关了门。实在没办法了,我不得不临时决定先回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尼玛县上去加油。临走前我给郑州车友们发了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