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后要当科学家”这个伟大的梦想曾是多少孩子童年的梦想,可随着年岁的增长,发现那不过是遥远而不可及的梦。在孩子眼中,科学这扇大门有着无比的诱惑,跟科学相关的小实验、小揭秘都能轻易地吸引孩子的兴趣及目光。
为了提高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课堂早就已经流行并广泛推广沿用。但不同与平日课堂上“小打小闹”小游戏、小实验,浙江有位老师决定要带学生“玩票大的”,直接开启走进科学“新模式”,带领学生模拟火箭升空实验。
01老师用塑料瓶模拟二级火箭发射升空
近日,浙江科学老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用塑料瓶自制二级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的视频仅用半天时间播放量高达万次,集聚万的目光,也成功吸引到央视的注意。
视频中,老师带领着一班小同学们在学校操场进行户外实验。在老师的指示下,小同学们有条有序地着手准备工作,拼接塑料瓶,注水,充能……在反冲力的作用下“水火箭”发射升空。
底下小同学开始注视着升空的火箭开始欢呼,乐成一团。而在“水火箭”拼接的动力舱脱离后,重量减少后速度再次得到提速,而小同学们的欢呼又达到一个小,这是他们一起努力研究的成果,他们激动,自豪。
考虑到“水火箭”能源耗尽掉落时可能造成的意外,老师更是贴心地为其装配了降落伞,在学生体验到科学制作的乐趣之余也对其安全性有一定保证。
而后老师说起实验的目的与意义时,提到其所在的蓝润天使外国语实验学校每年都会定一个主题为校本课程,为了贴合今年火星年及祝融火箭登陆火星,便以太空探索和人类文明作为主题。
老师希望通过带领同学们亲身“走近科学”用塑料瓶制作火箭,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让同学们感受到乐趣之余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而“水火箭”成果的背后都是老师与同学共同努力的成果,早前他们也曾有过参数校准不当、开伞过早等失败的经历,但小组员们没都气馁,反而斗志更盛,经此“一役”同学们也都成长了许多。
02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都说中国式教育是侧重应试的教育,学生“纸上谈兵”,缺乏动手能力的锻炼一直是被诟病的原因。
但近年来,从不少措施中不难看出调整教育重心,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于学生的考核,也不再单纯地以学科成绩评定,也开始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早前中山昌乐二中校长的校长也曾表示,素质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形式,应该是中理念。为了贯彻素质教育融合到课堂中,学校推行“”模式,而这具体体现在课堂时间分配,学生自学,班级学生配比上。
授课具体操作体现在,老师讲课占用20%,学生们自主学习占用70%,剩余的10%则为该节课堂的评测时间。贯彻打造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自主学习与同学相互间思想碰撞中掌握课堂知识,老师则把握课堂节奏,做课堂知识把握的总结。
课堂教学的创新直接反馈到师生身上,老师的教学压力减少之余学生的学习动力变大。学生感受最为真切的是,从以往学习没有目标,到现在从心底渴望知识。
不同于以前被“逼着”学的硬性灌输,自主学习并不会让自己觉得松懈反而动力更盛,想要学习更多新知识与同学探讨更多,想被得到认可,而对未来也开始有了展望的目标。
中山昌乐二中不仅在教学上创新,还也推出新颖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备受同学喜爱的各类体育活动自是不用多说,此外还有“大热”课程如器械维修、模拟联合国会议等内容,学习生活不再枯燥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03趣味课堂是连系知识应用的纽带
据关于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注意力的时间数据统计,随着孩子的年岁生长发育,集中注意力时间虽得到提高,但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小幅增长。
以小学低年级孩子作参考,在可以营造适宜条件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在10-15分钟左右,而在高年级孩子可增长到30-40分钟左右,但可全程集中的还是在小数,自制力不够的孩子还是很容易被外界分神。
而目前课时均以40分钟计算,学生很难做到全程集中注意力听讲,而全程书本知识灌输,配以适量练习搭配的传统教学方法还是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心神“不受控”往外扩散。
而察觉弊端的老师们往往为了改善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作各种有趣的知识导入,勾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心思放在有趣的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相对于枯燥的书本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生动的,贴近生活的事例去理解知识概念,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一直是老师们的教学目的。
在不少同学心中,觉得学习数学让他们倍感压力之余又或产生数学“无用”的想法。而原因无他,在学生认知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学概念都是在书本,习题,试卷之中,而日常生活仿佛简单地加减乘除足够运用。
而这种想法的出现,无碍于其教育形式更侧重于应试,缺乏实践探索。前阵子的一个“闹剧”,老师让同学准备1万颗豆子带回学校,结果家长与孩子彻夜都在数豆子,盯着黑眼圈去找老师。而家长得知孩子没有活学活用所学计量的知识点导致的误会后,也是哭笑不得。
虽然造成了误会,但是也是知识“趣味”应用的一个开端,让孩子知道,知识不是仅存与书本上,也不是仅在成绩上体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便利于我们的生活。
04结语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它会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探索研究的精神。趣味课堂的推广也是从素质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体现之一,注重学生开发思维、提高能手能力提上日程落实,是社会所喜闻乐见的一大庆事。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代的人才辈出也只一国未来的所在。
小伙伴们看完全文是否也想分享一下学习过程中的有趣经历呢,有想法的小伙伴不妨在评论区留下的想法,一起在评论区交流。以上为文章全部内容,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一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