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项目建设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我市
TUhjnbcbe - 2024/5/3 18:47:00

站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蓄势开局的节点上,市委、市深入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暨百日攻坚会战,把项目建设攻坚作为全市十大攻坚行动之一,以省、市重大重点项目为引领,扎实推动全市项目建设,投资和项目建设呈现出总体向好、质效提升、好于预期的态势。

来自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其中,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占比.2%;省优选完成投资占比%;省“双招双引”项目完成投资占比%;省第一批补短板完成投资占比%)。个市级重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在省、市重点项目的带动下,1至10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抓住今年剩余黄金施工时间,以冲刺的状态,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做大投资总量,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谋划储备,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任务目标。”市发改委主任肖培灵说。

健全体系+配置要素——牢牢抓住重大项目“牛鼻子”

重大项目具有牵引性、示范性、支撑性作用。我市牢牢抓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市委、市将“项目建设攻坚战”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十大攻坚行动之一,强化机制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强化工作推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今年年初,印发《关于加快年市级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建立了分级协调、领导包靠、项目专班、问题解决等机制,对重点项目由市、县领导包靠,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跟到底”,像高新区坚持将抓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安丘市开创“1名市级领导牵头、6个审批服务部门配合、N个项目单位参与”的“1+6+N”项目会商机制,诸城市大力推行以“盯、靠、逼、帮”为重点的一线工作法……全市上下一盘棋,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向深处走、向实处抓,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达效。

截至11月底,全市新立项过亿元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新开工过亿元项目个,总投资亿元。

我市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投资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创新实行投资运行指挥部体制,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牵头,实行市直部门“2+7”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市直有关部门联席会议,每月监测分析投资运行情况,调度全市重大项目信息,推动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加快投资进度,确保开工项目应统尽统,实现省、市重点项目投资稳定增长。

我市聚焦投资目标管理和项目建设周期滚动,围绕“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建立了“月调度、季督查、半年一点评”的项目调度推进机制,对全市重大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每月印发《潍坊市投资月报》,对全市投资情况和省、市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通报。

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制定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具体保障措施,优先保障重大重点项目用地、用能、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需求。

能耗煤耗方面,市发改委组织上报使用省级收储能耗指标项目27个,经审查,共申请到煤炭指标万吨。成立总规模15亿元、首期6.5亿元的省级兰炭基金。临朐县统筹全县升级改造节约的20万吨综合能耗,优先保障了蓝帆补短板项目落地投产。

土地方面,抓紧用好入选省重大项目有利机遇,强化土地指标保障,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40个省重大、省优选项目争取土地指标.7公顷,有效满足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方面,全市统筹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优先保障省、市重大重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需求。市生态环境局对完成环评编制的18个市级重大项目、个市级重点项目予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确认,97个项目全部予以审批。

资金方面,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精心谋划项目,积极对上争取,个项目列入国家地方专项债券准备项目单子,争取专项债券资金.41亿元,充分发挥了专项债券资金稳投资、促发展的积极作用;个项目获27.9亿元中央、省预算资金支持;全市家企业列入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居全省第1位,其中31家企业获得银行优惠利率贷款11.5亿元。

解决问题+政策扶持——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百米”

“盯着项目看、围绕项目转、扭住项目干”,我市强化项目意识和目标问题导向,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通过现场办公、督导服务、定期调度、平台动态帮助项目单位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百米”。

市委、市主要领导先后到潍柴、正大、比德文等企业现场办公,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水电配套、医用物资购置等难题。市、县领导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困难,市委督查室在全市“一月一点评”会议上,专门通报市级重大项目包靠推进情况。目前,20个项目专班自今年成立以来,市级领导和专班累计到现场办公次,累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个,有力加快了项目建设。

组织“四进”攻坚行动,设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专员制度,对全市户重点工业企业设立服务专员,实施“一对一”联系服务;成立17个督导组,组建16个由县级干部带队的包靠工作组,分赴基层一线解决难题。

对省、市重大重点项目梳理出的需要解决问题,实行“一项目一清单”,定期通报问题解决情况。

充分发挥“潍坊市企业和重大项目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作用,实行“亮牌”管理。截至目前,平台在线注册企业家,通过平台“不见面”解决问题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2个部门因回复不及时被亮“黄牌”,发展营商环境、项目服务效能不断优化。

项目推进顺利,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功不可没:在用好国家、省政策的同时,市委、市准确研判形势,直击疫情中暴露出的弱点与短板,出台了“统筹推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58条”“财政10条”“税费17条”“金融15条”“贴息6条”“利用外资10条”,以及稳外贸、促消费、综合治税、人才安居等一揽子精准有力的政策,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地,各项“黄金政策”正在释放“黄金效应”。

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民间投资意愿显著回升,1至10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1.4%,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5.9%。

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着眼自身实际、聚焦项目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政策措施,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昌乐和临朐的“拿地即开工”、滨海区的全流程代办、昌邑市的分层协调推进、潍城区的“项目管家”、坊子区的上门帮办、安丘市的问题会商、寿光的项目能耗日调度、诸城的项目“零增地”、高新区的龙头企业园区和资本招商、青州的园区招商、高密的重点项目协同推进体系、寒亭的专项债券储备争取机制、峡山的对上争取考核、综合保税区的政企一体化运营等政策措施,对加快项目建设都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全面排摸省、市重点项目要素需求,深入研究保障政策,全力推进资源争取工作。

高密市创新建立跨层级联动、跨部门协同、跨领域集成“三跨”推进机制,项目化推进、台账式管理,系统作战、一体攻坚。为星宇高分子新材料项目争取省级收储煤炭替代指标20万吨,争取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84吨,供电专线拉到项目用地红线,为企业节省成本约万元。

高新区创新专班包靠服务,成立由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的线下实体及线上

1
查看完整版本: 项目建设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