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教育和体育局
党组书记、局长任瑞成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和短视化、功利性问题的“源头”治理,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乱象的“根本”矫正,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昌乐县教育和体育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意见》要求,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探寻出了一条“轻负高效、内涵发展”的素质教育之路。新高考育人质量、县域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履职评价、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均列全市首位,县市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年度述职评议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先后荣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5项,5项工作受到省、市主管领导批示肯定,27项工作成果被省、市和教育主管部门推介。
一、下好“双减”先手棋,铆足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韧劲
减负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要追求轻负担、高质量,其核心是要通过优化质量提升和效率管理机制,着力发挥高效教研、高效作业、高效服务作用,把教师和学生从低效、重复性教学负担中解放出来。
近年来,昌乐县注重抓牢课堂改革,强化教研资源共建共享,率先规范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一系列探索举措打开了“双减”“小切口”,撬动了县域教育“大改革”,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是坚持科研强教,夯实高效课堂改革主阵地结合各学校实际,开展教学改进行动教研活动,开发创新性特色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昌乐二中“”课堂、北大公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一中英才实验学校的“和同”课堂教学、特师附小的尝试教学均取得阶段性成果,构成了昌乐县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体系。北大公学学校还被确定为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实验基地,经验做法被潍坊市教科院作了典型推介。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核心项目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实现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大满贯”,被授予潍坊市“课堂教学改进先进单位”,被确定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用研究试验区。这些都为“双减”工作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资源共享,抓牢高效作业设计牛鼻子在全县教育系统大力倡导“教师下海”“学生上岸”,以深化教研为突破口,以精准与高效作业设计为主抓手,凝聚集体智慧,探索完善优质教学资源合作共享机制。全县分类组建了12个中小学、幼儿园发展合作共同体和3对城乡初中联盟,共同体内、联盟校之间定期开展课程研究、教材通研、备课磨课等主题教研活动,实现教案、学案、随堂检测、作业、测验题“五统一”。建立学科优质资源库,每年寒、暑假分别进行5天的教学资源集中研发,开发每学期所需的优质教学资源,特别是高效课程作业。今年仅初中阶段就上传优质教案余个,作业余套,课件及其他资料多件。全县节课例被评为“一师一优课”市级优课。
三是坚持专项管理,精耕课后服务责任田课后延时服务是帮助解决家长焦虑,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民生工程。一方面,昌乐县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定人、定岗、定责,加强办学行为日常巡查,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同时以公开促监管,公开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办学情况、抽查检查等信息,公布举报方式,加强社会监督,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自我规范、自我提高,实现全县非法教育培训机构全部“清零”。另一方面,率先推行课后延时服务,全部50所义务教育学校步调一致,自主创新和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方式,全县6.2万中小学生受益。在这一过程中,昌乐县探索形成的“5+N”深度融合(“5”即德智体美劳五育,“N”为学校特色课程和主题活动)服务体系,注力打造延时服务“升级版”,在陪伴指导学生完成学业辅导、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特长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成为素质教育课堂的有效延伸。潍坊市教育局正式文件推介了昌乐县延时服务工作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做法。
二、开启“双减”新引擎,筑牢学校全面立德树人根基
达成“双减”目标,重在提高校内育人质量,这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双减”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招。以程度满足学生成长和不同层次家长教育需求,首先让学生在校内能够“吃得饱”,从而降低校外“加餐”需求。
一是增强教研软实力,打牢高质量内涵发展基础建立科学高效教学教研机制,实现精准教研,让教师教学不跑冤枉路,不做低效功,是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各学段各学科学业标准,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保证。昌乐县在中小学、幼儿园普遍成立了学科教研室,以此为依托,调动全县名学科教研室主任工作积极性,构建起“县学科教研室、学校学科主任、学校骨干教师”教研体系。突出教研中心业务引领作用,成立包括名县级教研员在内的核心教研团队,同时大力推行教研员“三二工作机制”,即要求县级教研员每周两天时间集中研讨,三天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并主动带头“送课下乡”,定期开展县、镇(街区)、校不同层面教研论坛、赛课研讨等活动,整体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为“双减”提供教研资源支持。
二是抓好培训培养,强化优秀师资保障国以人立,教以人兴。“双减”见效关键在于守好学校主阵地,守土有责,无疑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决策执行能力要求更强、更自觉。把提高教师课程理解力、执行力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作为“双减”工作重要一环,昌乐县大力推行强师兴源工程,常态化开展寒暑假教师全员集中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邀请省市专家、聘请县内名师,阐释课标、解读课程、讲解教材、示范课堂,全方位提升教师素养;注重搭建教师教学才艺展示平台,定期开展优质课评选、青年教师课堂展示大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整体教学设计“三说”等活动;突出表扬激励,重视名师培养,每年教师节期间,隆重表彰立德树人优秀教师和立德树人优秀教育工作者、认定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荣誉感。
三是加强精准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双减”要求,昌乐县在前期县、镇、校“作业库”建设基础上,更加明确和整体规划实践创新探究类作业,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确保学科作业数量少、质量优、效率高。县教体局制定出台《关于规范中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指导意见》,全过程加强作业设计、批改、反馈各流程监管,各学校根据学段,分层设计作业,把作业“大锅饭”变成“自助餐”,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组织全县范围内的优秀作业设计与优秀课程设计评选活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打好“双减”组合拳,形成家校社齐抓共管合力落实“双减”要求,持续增强区域教育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后劲,夯实学校主阵地,更离不开党政支持和关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
一是要推动扎实履职科学评价助力教育发展要落实优先发展教育责任,全面落实教育保障,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扩大学校自,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生态,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家长要发挥好家庭教育助力作用“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不是减轻做家长的责任。在陪伴孩子成长这条路上,作为家长要加强家庭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以身作则,与孩子共成长,当前“双减”背景下,要努力做到“四增”——增加与孩子伙伴关系的亲密度、增加亲子共阅读的饱和度、创造机会增加学生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度、帮助孩子增加艺术修养的感受度,全身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家庭环境。
三是对校外培训作用的预期全社会都要更加客观理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强化主体责任,一方面要坚决取消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切实加强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过程性监管,真正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自觉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课堂。另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有限度、有选择地参与规范健康的文体艺术类培训,使其成为校内学习有益补充,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双减”工作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的根本,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发展。昌乐县将以此为契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管理效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推动“双减”落地见效,全面提升县域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