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营丘镇李家官庄区域分布废弃矿坑30多个,总面积多亩。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要求年完成修复治理。
近日,省第四环保督察组进行现场督察,就该区域生态修复工作提出整改要求。昌乐县委、县对照问题、深入查摆,立说立行、迅速整改,专题召开县委常委会学习轮中央环保督察通报相关典型案例,传达省督察组要求,以案说法、对照自查,真正把废弃矿坑修复治理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政治任务,研究确定“1+6+3”推进机制,全力推进问题整改。
“1”就是调整完善1套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提升标准要求。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勘测设计单位,第一时间完成对修复治理方案的调整完善。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核心,改变原来结合生态修复政策进行治理的工作思路,坚持因形就势、填方为主、成片整治,限度减少削高填低工程量,扩大土地整理复垦面积,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县委、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现场办公,逐个项目、逐个片区研究治理方案。结合现场地形,针对不同地貌分类施策,宜林则林、宜耕则耕进行修复治理。其中,对具备治理条件的地块,按照设计标准立即组织平整复垦施工;对矿坑区域,重点实施土地绿化;对积水较多的坑塘区,作为灌溉和景观水源予以保留;对矿坑斜坡,进行除险加固覆土绿化。
“6”就是对治理区域划分6个治理工作单元,同步推进施工。各工作单元分别由1个县直部门包靠,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挂图作战、全力推进。目前,日出动机械车辆余台,完成土方挖填45万余方、平整土地余亩,违法建设正在拆除,预计4月25日前完成土地平整,5月底前具备生态修复、复垦复耕条件。
“3”就是成立3个现场组织推进机构,确保治理工作规范实施。一是县委、县成立了现场指挥部,由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现场办公,一线调度推进。二是由财政和审计部门联合,组成监督审计小组,对治理工程资金投入和使用进行全程监督把关。三是由生态环境部门和应急部门联合,组成现场管理小组驻守,指导督促环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确保安全环保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