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固体废弃物转运服务中心
垃圾来源于生活又影响着生活。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把自家的垃圾清理好、放进垃圾桶,任务就完成了。也许市民会追问:这些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11月23日,记者来到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固体废弃物转运服务中心进行探访。
走进服务中心,闻不到任何异味,也看不到散落垃圾。作为昌乐县固体废弃物转运服务中心,这里采用当前的竖式装箱压缩转运设备,还配套使用密闭槽罐式转运车辆,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的遗撒、泄漏、逸臭、泌水等问题。
“城市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运行体系,生活垃圾处置是体系闭环的末端,处理不当将为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管理带来隐患。中心采购了的处理设备,通过一套中心控制系统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管控,做到了管理有序高效,又节约了管理成本。”中心总经理武明杰说。
从全县最年轻的建筑行业项目经理,到创办固体废弃物转运服务中心,今年是武明杰参加工作的第30个年头。生活垃圾中转工作没有节假日,风雨无阻,员工辛苦,老板也经历了莫大的压力。当初投资,武明杰抱着一份公益之心去做,想着解决城区垃圾问题的同时,早晚也能回本。然而没有事业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接踵而至。
“投资建设运转中心后,我们大部分运营支出给了垃圾填埋场。最早我们运到潍坊,后来又运到滨海,随着各地垃圾数量不断增长,各地处理厂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有一段时间很多地方拒绝接收我们这里的垃圾,运营比较困难。”没有地方接收,垃圾运不出去,一度是武明杰最头疼的事。而今,随着昌乐县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垃圾有了去处,中心也走上了正轨。
清晨5时,天刚蒙蒙亮。一辆辆加盖密闭、经过清洗的垃圾车驶进县城各个小区。清洁工人把一个个垃圾桶拉到车前,将大块的垃圾进行简单收集后,把其他垃圾倾倒进垃圾车里。经过一夜发酵,各种垃圾混在一起,弥漫着腐烂的气味,工人仍熟练地工作。为了按时送走垃圾,又不影响大家晚上休息和早出行高峰,工人们一般都在凌晨3点到下午6点干活。送第一车垃圾到垃圾填埋场时,还不到早上6点,填埋场外已有十几辆大型垃圾转运车在排队了。
在垃圾场内,工作人员按照作业流程,拿起高压喷头,对箱体外部进行冲洗,将压缩过程中粘在箱体尾部的垃圾清理干净。这样车辆上路后,污水滴漏的情况明显减少。直到最后一辆垃圾收集车进场卸料,压缩机械自动感应启动,将垃圾挤压进转运箱体,至此,压缩机械完成了全天作业。
每天,服务中心从4点多开始运转,直到下午6点结束,共收集转运垃圾吨左右。武明杰感慨地说:“这么多年了,我们每天在这座城市里起得最早。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城市的变化,从年转运中心建成以后,垃圾增长速度很快,从侧面说明城市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我们也要不断提升,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稿件原载于年11月24日《昌乐日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