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昌乐规范属地管理减了基层负担增了工作
TUhjnbcbe - 2024/1/30 16:52:00

以“属地管理”为名,把责任层层下移。现实中,滥用泛化乃至变味的“属地管理”问题长期困扰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今年以来,昌乐县认真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部署,大力实施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积极推进明晰县乡“属地管理”工作,初步构建起边界清晰、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整村迁建项目

坚持调研抓准问题

昌乐县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多次到镇(街道)和相关县直部门调研,了解基层与县直部门存在职责不清的情况,重点调研基层反映较集中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及重点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文件找依据,为确定明确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打下基础。

公布清单明确流程

根据省、市文件和前期调研情况,抓住编制县乡责任清单关键点,全面梳理县乡共同承担且层级间职责不清的事项,聚焦基层反映比较集中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印发《昌乐县明晰县乡职责规范“属地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51项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每个事项均制定了说明书和流程图,公布了责任科室、联系电话及县乡联动具体流程。清单的公布,理顺了职能部门与乡镇街道的职责关系,把职能部门与基层的权责划分清楚,为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履职提供依据。

乡镇建设项目现场

出台配套机制保障清单落地

坚持制度先行,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工作开展。建立交办事项准入机制,严控县级职能部门擅自将已明确由自身承担的职责任务交由镇(街道)办理;实施依单监管问责制度,及时协调解决职能部门和镇(街道)工作运行不畅问题;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依托现有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响应平台,畅通“乡呼县应”渠道;完善部门考核评价机制,对“呼叫”事项部门“响应”情况进行评价,以考评促落实,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建立派驻机构统筹管理制度,派驻机构同时接受县级主管部门和所在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提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制定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建立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层管理体制。

村庄新貌

动态调整监管护航

清单公布后,一方面,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机构职能调整及工作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实行动态调整,及时增减清单事项,增强清单时效性。另一方面,加强监管问责,按照清单划定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管,明确职责权限,依法合理问责,着力减轻镇(街道)负担,推动清单落到实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昌乐规范属地管理减了基层负担增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