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有潍度丨潍坊为何能留住人才
TUhjnbcbe - 2024/2/3 15:15:00
大众网记者孙永莲潍坊报道近日,随着全国各地高考成绩的陆续出炉,一年一度的高校“抢人大战”又开始了。连日来,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各大高校抢优秀考生的段子,虽有调侃的意味,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当代高校对人才的需求与渴望。无论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进阶……一切的进步都需要人的推动,而人才就是在冲锋的那一批,是能在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的能动主体。牢牢抓住了人才这个“关键因子”,就相当于抓住了发展的“制胜秘钥”。6月25日,随着山东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公布,各大高校的招生预估分数也随即划定。向来爱才惜才的潍坊,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一方面依托自身优势教育资源向广大高考生递出“橄榄枝”,另一方面借机重申优厚的人才招引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培育和招引“双管齐下”,多途径实现人才赋能。教育是国之大计,作为东夷文化的核心发源地,潍坊人对教育的执着是刻在骨子里的。这是一座自带优质教育基因的城市,对人才具有先天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生活刚刚有所改善,潍坊的朴素口号就是“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勒紧裤腰带也要盖好学校”,这种思想为后来潍坊教育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0年代,潍坊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大投入,以“双基”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上,潍坊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把教育列入重点提升的城市品牌,数十年孜孜不倦探索攻坚,引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率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在课程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中考改革、教师职称改革、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县管校聘”等十多项教育改革方面为全国“探路”。图源“潍坊教育发布”作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革试验区,以及被教育部认定的全国十大教育改革典型城市,潍坊立足个体发展、制度解放的一系列改革探索经验早已蜚声全国,高考连续十几年全省领先、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长为发展“新高地”……教育已是潍坊的一张“牌”名片。在这种优质教育理念和制度的加持下,潍坊一中、广文中学、新华中学、中新双语、昌乐一中、寿光一中等一大批知名中学蓬勃兴起。从年起,潍坊的高考一直保持着全省前列,高考分数和高考录取率。潍坊被戏称为“高考大省”里的“高考大市”,成为省内外学子竞相奔赴的求学胜地。城市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也不应单一固定,除了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上的领先,潍坊的职业教育也十分“出彩”。潍坊以工业立市,拥有37个工业行业大类,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而职业教育是培育能工巧匠的“摇篮”。目前,潍坊市域内共有各类职业院校65所,开设专业点余个,所设专业涵盖了全部19个专业大类,与潍坊市产业体系一一对应。依托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级示范区的先行先试优势,潍坊不断加快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在产教深度融合、办学主体多元、育人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成效明显。围绕潍坊市主导产业,培育了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等2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布局个骨干专业,重点建设个特色品牌专业、20个产业发展亟需专业、40个高水平专业(群),为产业发展精准输出技能型人才。年潍坊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暨潍坊市首届职教好品展启动仪式现场同时,一向富有创新探索精神的潍坊,并不拘泥于学校办学,而是支持更了解人才需求状况的企业参与办学,定向培养人才。比如全省最早探索教学、生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歌尔“匠造班”,由企业联合多所驻潍院校共建产业学院,探索“1+1+1”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歌尔已通过产教融合方式累计培养学生超过人,%实现就业。职业院校与企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核”,为实现产业增量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变量”。据悉,目前潍坊全市的职业院校已与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加持下,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效益的“双向奔赴”,为城市发展带来十足底气。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一方面因地制宜自主培养,另一方面还要靠招引。特别是一些高端科研领域的高精尖人才,需要着眼产业视角,争取的机构和的群体。前段时间,潍坊就曾因“抢大学”备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潍度丨潍坊为何能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