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志愿者直播宣传呵护小蓝框
TUhjnbcbe - 2024/2/8 8:45:00

「本文来源:潍坊晚报」

在昌乐县“网红打卡地”——方山路彩虹桥,在限免停车位上进行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经常通过抖音等直播平台与市民互动、解答问题、宣传停车位开放路段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当起倾听民声、集纳民意的“传声筒”,收集市民的好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将限免停车位专项志愿服务升级为“2.0版”,获得群众纷纷点赞。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树云交警“路长”与志愿者共同规范停车行为
  8月17日下午5时30分,记者来到昌乐县惠民路昌盛街至流泉街路段,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已经出现在街头。他们沿路巡视,发现有机动车存在逆向停车、超出停车位停放、占据多个停车位、不按准停车型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时,及时联系车主纠正。
  当晚6时许,志愿者在一辆黑色轿车前犯了难。该车逆向停车且占据多个停车位,车内无人,也未留下联系方式。由于志愿者没有执法权,便联系了负责该路段的交警。昌乐县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立即赶到现场,根据车辆的机动车号牌,联系车主有序停放。
  这并非个例,志愿者与交警部门是共同维护“小蓝框”停车秩序的力量。昌乐县每个路段每天由不同的志愿组织认领,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众多。交警相当于“路长”,将该路段巡逻民警的联系方式发到志愿者群,一旦有突况可随时联系,及时应对。
  “我们有五六百人参与‘小蓝框’的秩序维护,前期会遇到车主不配合劝导、找不到车主联系方式等情况,通过交警部门及时介入,我们参与志愿服务比过去任何时候效率都高。”昌乐县尚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效红说,交警与志愿者共同巡视,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诫引导,有效规范了“小蓝框”的停车秩序。
  昌乐县多部门联合部署专项志愿服务,将城区道路个限时免费停车位细分为13个小路段,每个路段确定一名交警联系人,确保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反馈、解决,激发了志愿者的动力活力。志愿者每天早晚两次开展志愿活动,每天参与的志愿者达余人次。他们身穿红马甲,外罩反光背心,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开展直播40余次,与群众互动余次
  在推动限时免费停车位工作中,昌乐县交警部门充分利用志愿者熟悉路段,能从市民角度体验了解该路段的需求等特点,形成辐射信息网,统一收集“小蓝框”的改造意见和建议。志愿者不仅是限免政策的宣传者和推广者,也是市民需求的征集者。
  “像方山路、新昌路和利民街,由于道路相对狭窄,原本作为主干道属于禁停路段。志愿者在劝导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交警部门。交警部门再根据实际情况调研,从专业性和整体性角度规划车位,实现了市民满意和道路通行率高两者兼得的效果。”昌乐县局交警大队设施科科长柴新华说,不止如此,原本惠民路路段的限免时间从晚上8时开始,考虑到该路段紧邻昌乐县市民文化体育公园,根据志愿者收集的市民意愿,在惠民路施划了个全天免费停车位、60个限免停车位,并将广场周边62个限免停车位时间调整为晚7时至次日7时30分。
  为使限时免费停车政策更快更好地深入人心,昌乐县积极推动专项志愿服务提档升级,打造限免停车位专项志愿服务“2.0版”。志愿者学习直播模式,在昌乐县的“网红打卡地”——方山路彩虹桥,利用抖音等直播平台与市民互动,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宣传限免停车位开放路段以及注意事项,同时当起倾听民声、集纳民意的“传声筒”,收集市民提出的好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研究解决,获得群众的纷纷点赞。
  截至目前,昌乐县已开展直播宣传40余次,进入直播间群众累计达到3万余人次,与群众互动余次,解答了市民提出的问题。针对直播收集的建议,昌乐县交警部门积极研究解决,提出了多项整改措施。

1
查看完整版本: 志愿者直播宣传呵护小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