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字,配地图12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濮阳市行政区划范围。
春秋时期,今濮阳市地区属卫国,且卫国都帝丘在此。及至秦朝统一六国,设郡置县,其地开始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中。
秦朝上图为秦朝末期。此时今濮阳市境内仅有一个濮阳县,且为东郡治所。
濮阳县,秦置,即今华龙区和濮阳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时的县城位于今濮阳县故县村,北宋熙宁十年(年)移治今市区,延续至今。
西汉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濮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六县,分属东郡和魏郡。
离狐县,西汉置,位于今濮阳市东南。北魏移治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唐天宝元年(年)改为南华县。金朝废,未延续下来。
观县,西汉置,位于今清丰县东南。后改为卫县、卫国县、观城县,北宋迁治今山东省莘县观城镇。建国后先并后废,未延续下来。
阴安县,西汉置,位于今清丰县古城乡。初为侯国,首任阴安侯卫不疑未卫青次子。后国除改县,北齐废,未延续下来。
乐昌县,西汉置,位于今南乐县西北。东汉废,未延续下来。
顿丘县,西汉置,位于今清丰县西。北宋熙宁六年(年)废入清丰县,未延续下来。
西晋上图为公元年西晋时期。此时今濮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五县,分属三郡。此时今濮阳市境内存在两个郡治所。
顿丘郡,西晋泰始二年(年)置,治顿丘县。北齐废,未延续下来。濮阳郡则是汉朝的东郡逐步改来,辖区越来越小。
隋朝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濮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七县,分属三郡。
范县,西汉置,即今范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县城位于今山东省梁山县西北,隋朝迁治今范县东南,明朝迁治今山东省莘县古城镇。年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繁水县,隋开皇六年(年)置,位于今南乐县西北。唐贞观十八年(年)废入昌乐县,未延续下来。
澶渊县,隋开皇十六年(年)置,位于今濮阳县西。唐武德初改名澶水县,贞观十七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临黄县,北魏置,位于今范县临黄集村。北宋端拱元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唐朝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此时今濮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六县,分属魏州和濮州。
昌乐县,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年)置,即今南乐县行政建制的起源。隋朝废入繁水县,唐武德五年(年)复置。五代唐改名南乐县,延续至今。
北宋上图为公元年北宋时期。此时今濮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四县,分属开德府和濮州。开德府,北宋崇宁五年(年)升澶州置,治濮阳县。
澶州,即今濮阳市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唐武德四年(年)初置,六年后废,大历七年(年)复置,北宋升为开德府。北宋景德元年十二月(年)辽、宋会盟于此,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清丰县,唐大历七年(年)置,即今清丰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因隋朝孝子张清丰而得名,延续至今。
元朝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和北宋时期相比,之前的开德府已逐步改为开州。
元明两朝行政区划和四级行政区划并行。此时的开州为第行政区划,其下辖濮阳、清丰等数县,上属大名路管辖,大名路属中书省管辖。
明朝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和元朝时期相比,濮阳县并入开州为州城。
濮州有点特殊,其源于隔壁山东境内的鄄城县。鄄城县在明朝并入濮州为州城,明景泰二年(年)濮州城移治今范县濮城镇。濮州城年改为濮县,年撤销并入范县,未延续下来。
清朝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此时今濮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两州两县,分属曹州府和大名府。
清朝实行的行政区划,此时的开州和濮州均为散州,不辖县,类似今天的县级市。从元朝到清朝,今濮阳市西部地区一直属大名(路、府)管辖。
民国初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民国初期实行省、道、县行政区划。此时濮阳等县分属大名道和东临道。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年置濮阳专区,辖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滑县、长垣、封丘等县及濮阳城关区,专员公署驻濮阳县(今市)。
年,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四县划入聊城专区。年濮阳专区撤销,辖县划归安阳、新乡二专区。安阳专区年撤销,划归新乡专区。到年底,成上图行政区划。西部属新乡专区,东部属聊城专区。
年设地级濮阳市,内黄、滑县、清丰、南乐、长垣、范县、台前(年置)七县划入。年滑县、内黄二县划归安阳市,长垣县划归新乡市。
当代随着年濮阳市郊区改设濮阳县,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濮阳市行政区划史,秦朝建制的濮阳县延续至今,有着源远流长的行政建制历史。其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初期的澶州,至今约有一千四百年。
不过澶州(开德府、开州)的地级行政建制在清朝被废,存在约三百年的空白期。而且其传统辖区并不包括今天东部的范县、台前县等地区。
最后说说东西差异,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两边并不属于同一个行政建制下。
如范县,明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清属山东省曹州府。同期西部属大名府,而且大名府还不是河南的行政单位。也不知为什么建国后会将长期属于山东的范县等地划入濮阳市,至今。
已完结十一省、自治区行政区划史,治学不易,请多分享,感激不尽。
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