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伊始,大众日报推出深度调查栏目“蹲点调查”,记者俯下身、沉下心,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基层一线等采访调研,一年来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在大别山深处、医院的隔离病房、在复工复产的一线,记者全景记录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疫情防控、援助湖北、复工复产三道考题前的勇毅前行……
动能转换是决定山东经济当前和未来的牛鼻子。山东在补短板中培育新的增长点,“四新”经济展现强进发展态势。出口转内销之路,企业何以转动“双循环”?记者在多家外贸企业蹲点调研;企业有什么成功“密码”?记者走进制造业单项示范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隐形企业,探寻它们的成功之道……
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山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农民为主体,不断深化认识、强化措施、勇探新路,全省乡村正在发生积极深刻的变化。一年中,记者在麦田中与麦客话麦收,在村里与“乡村振兴合伙人”聊未来,与农民飞手探讨农业科技的力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山东拿出真招实招硬招攻坚克难,下足绣花功夫推动脱贫攻坚。《扶贫访谈录》详细记录了记者与扶贫干部、部分贫困户和专家学者的交流,从更多的信息和更宽广的视角看扶贫。《“边缘易致贫户”调查》聚焦五莲县的易贫户,如何既扶助他们,又保护他们的心志,是脱贫攻坚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农村污水治理资金从哪来?选择哪种方式建?后期咋维护?记者蹲点采访泰安六个农村样本;寒冬时节,农村清洁取暖推广如何?成本和效益如何平衡?记者在青岛基层深入采访……
直击热点难点,回应社会关切。在这一年中,我们牢记使命,不断前行,将热点新闻背后的故事通过一个个版面呈现给大众。强降雨来袭,城市如何防汛?沂河有没有险情?厉行节俭,餐饮企业参与积极性如何?有哪些妙招……
这一年,我们通过一个个精致的版面深刻记录山东不平凡的!
(策划娄和军记者蒋兴坤张浩整理报道)
黄河入海处绿意扑面来——大众日报青年记者蹲点调查东营绿色发展
东营,万里黄河入海口,生态环境有其特殊性。如何构建绿色、生态、宜居的诗意栖息地?大众日报青年记者在东营蹲点调查,深入乡村、企业,探寻区域经济发展和环保的双赢之路。
奔跑吧,!
揭秘我省三家企业的决胜密码
目标明确、专注偏执、掌握客户、坚持创新,这是企业的共同特征。对于企业,又意味着什么?危机感!本报记者走进两家制造业单项示范企业、一家山东省中小企业隐形企业,探寻它们成为的秘密。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山东人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各级在行动,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企业复工复产堵点。企业在行动,“云”复工、共享员工等创造性做法频现。企业复工情况如何?生产经营怎样?本报记者蹲点采访青岛啤酒、福田汽车、凯瑞集团三家企业,探访企业如何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推进转型升级。
防控复工两不误,人勤春早生产忙
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差异化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支持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全省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大众日报记者深入邹平市、青州市、昌乐县的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蹲点调研,“零距离”体验、观察我省推动复工复产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
“四进”沉下去攻坚扛起来
从冬到春,武汉战“疫”52天
这是一段特殊的日子。52天,从寒风刺骨到春暖花开,名医疗队员与病毒战斗,经历了艰与险,品尝了酸与甜,感受了苦与乐。52天,像是很长一段人生的浓缩。2月9日,山东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的名医务人员出征武汉,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光谷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记者随队与逆行的白衣战士在武汉共同坚守52天,见证了他们在抗疫一线为救治患者付出的艰辛努力。
久违的校园,我们要回来了
经过了一个“长寒假”之后,沉寂已久的校园,4月15日迎回高中毕业班的学生。按照4月3日省教育厅发布的通知,在4月15日高中毕业班正式开学之后,初中毕业班原则上按顺延一周开学作准备。时间回拨到2个月前,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大中小学的开学节奏,开学的日子一再推迟。开学后,久违校园的高三学生,将会面对哪些不同以往的情形?师生们又是怎样度过这个漫长的假期的?记者多次走进济南外国语学校,并在校园外采访了多名老师、学生和家长,探究这所学校的战“疫”备学故事。
“书记县长直播”带来清新政风
一场疫情,让不少山东干部走进了网络直播间。疫情期间,惠民、沂源、临沭、商河、单县、曹县等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等领导干部纷纷走进网络直播间,为本地土特产品代言,形成了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