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准疫情作文成功押题新高考命题,
TUhjnbcbe - 2021/1/4 23:34:00
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押题命中

上次小编邀请了北大中文系博士,高考语文名师国家玮老师来给我们讲了新冠疫情的作文命题方向,没想到!果然就命中了!全国模拟考试多地都考到了新冠疫情的作文命题!有图有真相!

高考延期,在新高考改革的不确定性之上,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家都非常焦虑,不仅现在高三的同学焦虑,后台高一高二的同学和家长们也非常焦虑。新高考改革之后,变化最大的语文学科如何顺利进入高考应试备考阶段,也是很多同学在后台问小编的问题!

于是!小编再次邀请到,曾担任过高考阅卷组组长的国家玮老师来给大家送干货啦!!赶紧拿出笔记本敲重点,记笔记啦!

(我是国老师的分割线)

新高三同学,诸君好。“把关”了十几年,真有些话想送给你们。特别担心,如果到了高三下半学期,你才恍然大悟,从黄粱一梦中惊醒,觉得语文学习要提早规划,那就晚了。每年,我都会接到无数同学的来信,询问新高三学生怎样规划语文学习。总结起来,大家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语文要积累,但如何积累才高效?第二,作文要积累,积累完了不会用怎么办?第三,全年不同时段都学什么、怎么学,有规划吗?

看来,大家把语文想简单了。你真以为,读读书,背背基础知识,语文成绩就能提高?针对你们的这些认知误区,咱们闲话少说,结合实例,给你答疑解惑。

语文要积累,但如何积累才高效?

对于积累,不少人有认知误区:上来就背不就完了嘛。此言差矣,如同健身,剧烈运动前,若你对自家体能水平根本不了解,一味蛮干,结果只能事倍功半。我推荐语文积累三步法:

第一步:根据三年内高考真题情况,圈定积累知识的范围,并区分重点。不少考生以为只有字音字形、成语之类才需要积累,其实,积累的范围很广:现代文阅读内容题、鉴赏题答案套路,表现手法及其好处,文言实词、虚词及其用法,古代文化常识,古诗常见意象及其内涵,诗歌情感类型、诗歌风格,作文素材等,这些都在积累的范畴。圈定范围时,可以根据某个部分知识点在高考真题中所占分数的多少来进行重要性评估,最终按照重要性排序,列出一张知识积累清单,给自己列出学习规划。

第二步:针对某一块具体的知识细节,首先进行个人能力评估。你要相信,经过11年左右的学校学习,任何板块需要积累的知识点中,你对其中一半以上的内容应该是轻松掌握的,这些你比较熟悉的知识细节,千万不要再浪费时间去看,要将其从你背诵清单中删掉,这样才能重难点突出,真正将精力放在有价值的内容上。下面是一个考生对30个常考成语的自我评估。无标记者是他已经掌握的,有圈的是他不熟悉的,有圈且加重点号的则是他自以为熟悉、看了解释发现其实理解错了的。

第三步:针对重点知识做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动作。先科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给你一张简图,你会看得更清楚:

时间间隔

记忆量

刚记完

%

20分钟后

58.2%

1小时后

44.2%

8~9小时后

35.8%

1天后

33.7%

2天后

27.8%

6天后

25.4%

换句话说,在经过认真评估,个性化地将你自己需要背诵的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之后,你需要在20分钟、1小时、8小时后进行反复熟悉、背诵。之后按照1天、2天、6天的时间安排进行复习,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难点知识被你彻底掌握。这里的重点是,如果你决心要背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那么一定要在记忆当天安排几次重复背诵时间。

作文要积累,积累完了不会用怎么办?

知识背完不知道怎么用,不会用。这是不少考生的“切肤之痛”。以作文素材为例吧,你是否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在真正需要用的时候想不起来。更有甚者,素材记得很清楚,但因为不会用,结果例子和观点之间对不上,甚至被视为变相跑题。这里的重点是:你背得太多了。这话怎么说?我所谓“背得多”,并非是不赞成你背三五十个例子,那当然是多多益善,我的意思是:对某一个素材来说,你不要知道的太多,尤其不要试图将这个例子能说明的道理定性。否则,你背多少例子,也用不上,用不好。诸君可能没太懂,那么,我举个例子说明。新冠疫情中,有位名叫韩红的歌星,她做公益的方式很特别,值得作为素材记忆。但如果你看到这样的素材,应该如何处理呢?

歌唱家韩红:千金散尽,只愿平安

韩红,年9月26日出生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藏族女歌唱家、词曲创作人、音乐制作人、公益志愿者、导演,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演艺事业外,韩红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年,她带着自己的基金会,奔赴在疫情第一线,第一时间将捐赠物资送到武汉。

我们需要创新定义韩红

2月14日,情人节那天,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捐赠的60台救护车车队风驰电掣地直接开进了雷神山。许多人都不得不感叹韩红爱心救援会的“雷霆救急”。一直奔波在前线,已经年近半百的韩红,因为亲自驾驶物资运送车的时间长达13个小时,她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倒了在病床上。当她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歌星韩红黯然褪色,而英雄韩红却光芒四射,她的精神生命更加熠熠生辉。是的,抗疫中心怀大爱,而且把这份爱及时送到绝望中的人身边,我们应该重新定义韩红:她不仅仅是歌星,还是爱心的象征与责任的标志。

这则素材的问题在于:

第一,内容太多。你如果全都背下来,一是有难度。二是,人都有这个缺点,如果我都背下来,我就希望能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用上。这样,你越是背得多,越是会变懒。如果你精简背诵内容,逼着自己在写作时更发挥,多根据题目本身要求和你设计的论点扣题,那效果会好很多。

第二,注意素材中划线的部分。这部分已经将这则材料定性了,似乎韩红此举只能用来写爱心、大爱之类的话题。但真的如此吗?如果你背每一个素材,都只能用来写一个主题,那作文千变万化,话题那么多,你要背多少素材才够?所以,别背素材中的那些评论性的内容,你背了,你的思维就背给你素材的人带进了他的框架中,可作文命题本身非常灵活,你要学会随机应变,巧用例子。

所以,我认为,背素材,越简单越好。比如,上面的那则素材,你只需记住这样一些简单的信息——

2月14日60辆13个小时

这就足矣。这样背完,你就更能灵活运用它。来看这样一道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人一旦喜爱某种东西达到狂热痴迷的程度,其

1
查看完整版本: 准疫情作文成功押题新高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