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美好的幻象正在走向浅粗鄙的藏文化
TUhjnbcbe - 2021/2/1 11:48:00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www.zggylt.com/

在我的一篇几百字的小文章(当代西藏社会的几点思考)中我提到过藏区生活的两极性,无论是城镇化与农村、阶层分明程度越来越明显,我想这些仿佛书看得见的、能够真切感受到的方面,而我在思考家乡的变化时,真切感受到促使我们文化走向粗鄙化的真正的原因则是我们的生活(包括各个方面)实现了现代化的改造,致使以前以过去以原来的经济、思想和生产力为基础的藏文化被外力强制性的从我们生活中剥离,即藏文化不再是我们生活的一份子或者指导我们生活的存在,它成了象征性的符号,成为我们辨别身份、团结民族的工具,而这种剥夺我想并不是自然而然的顺着科学的方式去实现,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激烈的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以至于藏文化不适应现代化,现代化却可以利用藏文化,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画面,正如我们的藏文电视台播出的那样,正如我们看到那样,舞台上风度多彩的舞蹈,又或者拉萨街头书店里的藏文书,还要藏大和藏学研究中心仿佛都在告诉我们,藏文化实现了与现代化的共存,而且能够相互促进,但是我的直观感受这就是一个美好的幻象,一个文化以形式主义,而不是本真的形式展现给外人(包括习以为常的本民族人)时,仿佛这个民族接受了这个事实:本民族的文化是属于过去的东西,而现代性的生活的种种诱惑让我们乐意脱离这个文化,去进行改造,而我们也能通过这些形式主义的形式,来缓解自己内心的愧疚感或者思念迷茫,而这些人的后代则是完全失去了本土文化的感知度,又或者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比一些本土人更激进想保护自己的文化,比如一些半汉半藏的家庭的孩子,而这种没有归属感的痛苦,他们最为深切,而享受着现代生活的醉生梦死,又能以自己是藏族,有伟大的文化(网络上和地域上的民族狭隘民主义者和文化自大狂),将这些天天挂在嘴边的人相比,他们也许更值得敬佩!

谁剥夺了我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想象力?

为什么我说浅粗鄙,我想这是很少有人思考的,就像我一样我知道藏文化哟组合悠久的历史和非常多的经典,而且因明学等等是非常的具有价值的,但是仿佛我们展现给世界的藏文化是这样:宗教、舞蹈、文化产品,而且后两者以前者为寄托,打文化牌、民族情感牌、宗教牌,正如我在初中看到衬衫上印有藏文时,非常的激动,哇好酷!今天我看到标注藏文化的印记的衬衫,只能冷冷一笑,而天珠、念珠和开过光的东西仿佛卖的越来越起劲了,内地也有很多店了,因而看似酷酷的创业,与其说是文化创新发展,不如说是发掘了文化的市场利益,因而我们的想象力也停留咋这个点上,即印有文化标记的事物,比如服饰、饰品、舞蹈、歌唱(特别是说着脏话的说唱仿佛很多人看来很酷,但是这背后是感到酷的人对民族文化的缺少系统的理解和自信!)等上面,并不能从这些东西的表象中得到任何对于民族文化深刻的印象或者让我们有去了解的动力!

剥夺我们对文化想象力的两样东西:现代化的无孔不入与被“塑造”的文化,我举个例子:在中国,历史史唯物主义等共产主义的概念与古老的大汉族的思考融合在一起,藏族被描述为经济与文化落后的民族,从这种角度來看,西藏的平民受到封建制度的贵族的冷酷剥削,并且西藏被企图掠夺母国土地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包围,经济与文化水准较先进的汉族扮演了解放者的角色,好让藏族的受害者从社会上级与帝国主义者的剥削中脱颖而出,以下是官方的一个典型解释,解放前西藏仍停顿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隸制阶段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社会制度落后、黑暗和反动的本质是显而易見的,总之,在解放前后时段,中方对西藏的史学重视西藏解放前的黑暗层面,共产*的政策与汉人干部变成藏族对未來的希望与明灯。

而在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反共产*的意识型态将西方人对西藏的描述推往相反的方向。一些刻板的描述如西藏社会是完全孤立、静态不变、和平不动武等等,在西方人的想像中变成更有声援的,使人误解的香格里拉形象经常也被大学教授提倡,从前,西方人对西藏的神秘化之描述也描写了西藏社会的黑暗与暴力的层面,不过年代以來,对藏族的描述着重于正面的层面,藏族社会的暴力、剥削性与野性的层面被忽略了,比如文学中对藏族农夫的描述是代表这种现象的例子,在这些善良、温和、诚实与高兴的人的脸孔上,看不出一丝的不满意,他们是天生的文雅、幽默与依靠自己的人,完全显露不出自己的负担过重,藏族农夫的生活引起外人忌妒,因为他们已经得到每个人所渴望的,这就是充实的悠闲时间。这是对藏族农夫的描述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描述与中方负面性的描述之间的差异很大!

我可以说当代的藏族绝大多数青年脑袋里对于本民族的印象就是上面两种:我们的近代历史很黑暗,我们有着非常淳朴的特性,我们是世外桃源的隐世者,哎,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一个百万民族和拥有千年历史的民族要是真的这么简单的可以去理解,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是基本上中国人和外国人都相信他们上面各自的一套说法,我说他们不得不信,因为基本上的藏族人都是这么相信的,不知大家看过经典的战争讽刺片《冒牌上尉》不,没看过的一定要去看,豆瓣经典评论:“挂满勋章的军服,是恶魔钦点的特殊身份,就算脚下踏着白骨,也会有人褒奖你的忠诚。令人胆寒的口号,是时代赋予的无罪证明,只要战争尚未结束,走到哪里都会得到簇拥。”,我们也是在进行无声的战争,那就是如何保存我们的文化与现代化进行战争,最好的结局是实现双赢,最不好的结局是我们人被现代化的印象骗了,亲手送走了我们的文化,最后所有人找不到文化时,都穿上了“文化的军服”,卖着文化的牌子,在金钱享受中缓解没有“根”的痛苦!

因而我想剥夺我们对本民族文化想象力的最明显是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剥夺了想象的时间,碎片式的知识让我们没有逻辑体系,现代化的享乐主义盛行,剥夺了想象的空间(我做个预测,假设20-25年龄的藏族青年,在一天内去布达拉宫和拉萨最大酒吧的次数与人数进行比较,我猜想结果是差不多的数据),当酒吧,KTV和游戏场能够给予我们消磨时光的快感是时,我们应该没有了想象力,因为只有阅读、孤独、看到真正的黑暗才能促进一个人的想象力,更何况一个民族呢?

其次剥夺我们想象力应该就是对我们民族的叙事建构,正如上面两个不同阵营对于西藏进行功利指导下的刻画一样,我还是老话题,本土的叙事和对外的叙事,真的不能够进行自我的塑造,最气人就是一些作家和媒体还在不断的加强什么人美心善,淳朴信仰,他们永远不会写拉萨酒吧里、网吧里的青年多么的快乐,只会写去朝拜和种田的快乐,还要蹭王洪德流量,这令人神魂颠倒的操作,再告诉外面,即使未来几年你像马可波罗一样说西藏遍地是黄金,他们也会说,你看布达拉宫的金顶,佛像,真的是遍地是黄金,真的令人笑不出哭不出,这就是缺少了文化想象力的体现,一种叙事的单一、跟风与盲目!

而自己不给力,还有被进行了强有力的现代化改造(我们必须认可现代化在绝大部分上对于本民族的好处,而且它的弊端是世界通病,而且最早和最高阶段会有特别的阵痛),于是传统文化必然要被剥夺了想象力,而且还有一个点是不能走出自我的框架,正如我昨天提到的还是在不停地扣西藏历史的某个单=点或者某个典籍的某个点,即使典籍再丰富,没有现实意义,除了给你完成指标外,有啥用,但是你确实我们民族文化的最精英的人员(即文化研究者,高的地位和社会认可),却只有赚钱发文章,仿佛是在打脸,而且不能与世界进行对话,用一些先进的研究范式或者思想等等,又或者化古为今,化典籍为哲理,能够与现实对话,这不香吗?

为什么说浅粗鄙?——理解内外同质化运动

说实话我是没有资格说出这种话的,但是我就当一次键盘侠,简单的说一下,请大家誓死保卫我提出异议的权利,我想藏文化是一个文化的集体,正如在介绍藏族的时候,我们承认我们是有差异较大的方言(安多与卫藏),又或者比较特殊的习俗穿着(比如我们工布),因而我在说工布新年那篇文章(工布新年:我的家乡第二篇)时,提出了要想保护好藏文化必须保护好这些地域文化,我的理由是:一个能够传承千年的悠久且丰富的文化必须保持活力,怎么样保持活力,我想很简单,除了外部的压力(迦太基对于罗马的意义)外,最主要就是内部要多元化警惕同质化和单一化(与美国的强大与州政府几乎是独立的现象想同),因而有时候我能听到我们工布人打波密人,哈哈哈又或者工布叛乱,吐蕃派军队镇压等等,一个多元的集体,在这种互动、融合、竞争的过程中发展为了丰富悠久灿烂的藏文化。

而现在我看到的点是各地区的发展一方面迅速(撤区设市),另一方面又非常的不平衡,而且完全没有动力去发展地方文化,比如我们林芝,还是鲁朗和大峡谷,最近几年象征性发掘了工布文化,其他地方更不要说,大家要警惕一点,不能把地域文化轻视了,哪怕是我的老家,小小的村子,这里有战争、佛笨之争、边疆贸易、贵族统治等等一系列丰富的历史,更何况每个拥有自己方言和习俗的地方,因而引申出我觉得粗鄙浅的最直观的感受:跳舞,每次藏晚看到每个地区跳自己的舞蹈,还有就是身边人说几句自己的家乡话,这就是我们七个地区对于彼此的了解,而我在看到的是:日喀则的一些农民对于知识和老师的尊重(我去支教体验)、当雄的历史可以看出我们藏族在近六百年的浓缩、从昌都和安多地区人身上看到了不同于卫藏以为文化中心自居的骄傲(对不起,我是工布人,哈哈哈哈哈哈)等等,还有就是他们的世界观差别,比如对于佛教的理解(我家离有一个日喀则大人,它对于佛教深刻的崇敬,但是又能保持一定的理性去理解教义,而我老家人一味地认为学佛法,或者有个名号就是高僧,于是被我舅舅一个小学同学“募捐了”几十万)等等,有趣又好玩!

于是我们结论了,从内而讲,各个地域文化都在现代化的潮流中进行同质化运动(比如我们仿佛将将拉萨话当成了习惯,这没啥坏处,但是我们的呢后代如果在非本区域去学习,他们未来基本会割裂与本区域文化的感情,一代比一代强),因而从内部讲,文化的组成部分正在被同质化消解,而从高层次讲本土的知识分子并没有进行有用的话语建构,从未来讲,年前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越来越粗浅,或者被别人塑造(比如汉地与西方),因而内部的同质化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默默无声的矛盾式进行。

外部的同质化运动则是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拉萨越来越与成都没有区别,假如拿掉寺庙,仿佛就是真的小成都,从观念上的世界观(越来越少有传统的自然的敬畏)、价值观(工具理性取代了崇佛的价值理性)和知识观(接受了不完整的现代化教育)都是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更不用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工具和出行,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正在深受资本的荼毒,受到工具理性的支配,正在一步步将自己的文化进行阉割式的现代化改革,直至将它象征化、空虚化到最后的浅显、粗鄙,然后我们穿着印着藏文字体“民族”的体恤,嘴里喊着“英美说唱的脏话”,然后开一瓶啤酒,抖了抖自己的纹身与五颜六色的头发,最后在轰隆隆的蹦迪声中,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主角,我们是这个民族的未来!

经常在这种时间胡思乱想,写这种没有深度而且主观性太强的文章,希望大家多点宽容,以后的生活里相信我会慢慢纠正偏见,祝大家最后一年快快乐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好的幻象正在走向浅粗鄙的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