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过平点的概念:通过科学技术方法找出的能够精准达平并确保人或事物保持平态运转的那个关键点。这个点也就是转折点、平衡点、平静点、和谐点。如结束战争的关键的那一仗,又如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分配方案制订出来,等等。无疑,越早找出这个平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助平方案,就越容易实现达平的愿望。我们将传统哲学(从属社会科学)、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形式科学和应用科学)及相应技术灵活运用于平学,就是要精准地找出平点。换言之,传统哲学和现代科技运用于平学,将帮助人们从粗放式管理提高到精细管理的境界,其突破口就在助平实现“精准”的目标。人们追求精准助平,是想省时、省材、省力。
言行皆可追求精准。有史以来言论最精准的例子是当年成龙与吴绮莉所生小龙女事件正热炒时,香港报刊讨论“风流与下流的区别”所得的答案:“到处留情为风流,到处留精为下流。”半字之差,将两个一字之差的不同形容词定义得极为准确。行为最为精准的是《庄子·徐无鬼》记载的故事:楚国那个叫石的巧匠,郢人的鼻尖抹了一层白粉,石便挥动斧头削掉了白粉,郢人鼻子却毫无损伤,此即成语“运斤成风”的来历,亦即“斧正”一词的来历。
当代的教育和科技发达,为人们精准助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具体实施看,精准助平需要着眼人或事情的差异化这个客观实际而灵活处置问题。具体要做到在精细看人和事物的基础上准确发现问题,然后找准助平介质,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毫不夸张地说,助平过程中着眼人的差异化而灵活处置问题以求达平是平学的灵魂。
当代教育和科技发达为精准助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的人们求精准,相当多的条件不具备,而当代就完全不同,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社会各界人士平均受教育程度水涨船高。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明,人们在追求“将人做平、将事做平”的目标中,完全有条件达到“无过之亦无不及”的精准境界了,分述如下:
一、人口素质越高越容易接受社会上的先进理念,做人做事有求精准的自觉性。助平时求精准就是为了做人做出高境界,办事办出高水平。往往,高素质的人才容易接受先进理念,如亚洲最长寿国家日本厚生省倡导国民每天适量吃三十种东西,我国知识分子就马上进行改进型仿效:早餐吃熬有10种食材的粥,再加午饭和晚餐其他饮食品种,就达标了,有教授吃了10多年后,现在八十多岁,看上去才60岁不到。这是在求健康而达精准的例子。这种养生理念在社会大众中普及,那还是猴年马月的事。而知识分子因为掌握哲学知识的缘故,往往也懂得度的概念,明白为人处事时若助平介质用过度,一定会造成物质和精神资源的浪费,介质用得不足又会造成助平达不到追求的效果,于是,在做人做事时就会产生一种求精准的自觉性。而昔日以及现在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心中缺乏“度”的概念,往往误以多为好,如请人吃饭或自己去赴宴,以吃得越丰盛越有面子,以为一餐吃很多好东西就对身体最好,其实是误解,饮食营养不能过度,过度有两方面的危害:一是身体本身不需要补充那么多能量,多的需要排出去,浪费了;二是吃多了对胃肠等消化器官负担重,有很大的危害,文化水平低的人们不懂得除青菜萝卜等蔬菜是胃肠分解,肉、鱼、蛋、豆腐以及谷类中含有的蛋白质都由肾分解,海鲜等高蛋白特别伤肾。那些通过学习掌握这些常识以及日常摄入的营养标准的人们,就会注意把握吃的“度”,更新理念,不再以胡吃海喝为光荣。当然,高素质的人自觉求精准,还懂得吃不够营养也同样对健康长寿有害,不做守财奴过于节约,这两方面都注意,就容易做到无过之也无不及,等于把握了饮食的平点。
二、人口素质越高越愿意不断审视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现丕态并进行精准助平。无论是*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几乎每年都在征集合理化建议,以求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把工作推上新台阶。发现问题时能够看得深刻击中时弊而提出合理解决方案者,无疑都是文化层次较高者。再看报刊以及
第一,正当的需求应重新界定。平学认为,人对符合自身生理规律、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的精神和物质的种种需求,都是正当的。而且,要做到精准满足,需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十分惊人的差异为前提。还需要特别指出,封建旧道德流传了几千年,压抑人性特别是生理本能,这方面的道德需要正本清源,破旧立新,进行重构。今天,我们必须认清,人的平等只是政治方面的,如选举投票每人一票,而生理方面每个人的差异极大,如有的人身材高大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餐可吃两斤米,另一个人矮小并从事脑力劳动,只能吃二、三两。性方面同样如此,差别巨大:如广州番禺的老何告诉我他新婚之夜9次射精,一般人也就1-2次;也有某同乡到50多岁还每天做爱身体能够支持,普通人却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做一次才行;有高中学弟告诉我他一次做爱可达2小时,而有的人才1-2分钟就射了。同样是一个人,有的胆大妄为,有的胆小如鼠。以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已往哲学所忽视的。蒋介石母亲王采玉之所以克死三个男人,分析是性欲过强,如果精细化地找准能每夜性交都不伤身体的强壮男性结婚,惨事是可以避免的。在旧哲学的基础看人,每餐吃二三两的是正常人,吃一斤米者便是饭桶;每天都性交者便是淫荡,几天一次才是正常人。其实,他们这样吃和享受性欲,身体承受得了,都是正当需求,平学认可这种生理上人与人之间巨大差异的客观存在并引导合理解决,促成满足每个人的正当要求。社会每个人都尊重生理规律,从道德上进行思想纠错或称纠偏,去掉红眼病,才能为精准服务于全体人打下精神基础。
第二,精准满足的前提是调查研究做好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平学。精准满足人的要求,是以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深入了解为前提条件的。就管理角度而言,必须对助平对象及需要保平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在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客观实际的周密方案,问题才能解决。仍以目前还严重禁锢着的性享受为例,一方面,法律应根据人的发育迟早不同进行修订,批准结婚的年龄可以差异化:早发育的十五、六岁可以结婚,迟发育的可能二十多岁才能领证,结婚年龄不必与生育年龄同步。这正如水稻根据早熟、晚熟品种,收获季节不同,都完全合理。另一方面,全社会都应确立食欲、性欲等人的本能不丑的理念,将被封建统治者通过旧儒教程朱理学宣传教育扭曲的观念矫正过来,人们自愿及时上报发育年龄并由相应机关科学验证确认,让正当的欲望不憋过久引发生理和心理疾病,以及发生强奸案件等社会问题。婚介所(网站)应对服务的对象需要精细化了解,增加了解个人性欲强烈度,撮合同类项,让服务的对象找的异性符合自身要求,充分享受性爱的幸福而不是折磨——当今的社会因性欲的不匹配克夫和克妻的数量并不少,这是我因中毒住肾内科时发现的。社会上某些妇女性欲强烈而导致丈夫早死的现象也不罕见,除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三任丈夫都在结婚后一两年死亡这一有名的例子外,我还看到一些:一位女邻居也是这种情况,克死了三任丈夫,最终只能单身;还有一位部队师职领导的女儿亦因性欲过强而让志愿兵丈夫结婚没两年就得肾病早死,这是旧时代的悲剧。应该特别注意,充分了解人的能力特长和性格特点,以及进取心的强弱,使用好各级各类人才,广义地讲,也是精准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是人才,谁不想建功立业呢?!如果让工兵去打炮,让步兵去挖地雷,让炮兵去冲锋,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了。
第三,精准满足往往需要心平与物平相结合。光物平不能做到精准满足各类人群身心需要,因为你分得再平均,人心感觉还是不平均。假设共产主义社会现在就实现了,每人发新科技产品如手机,那最新款的最先发谁就难解决,因为后发者心不平,会有意见。同样,光心平也不能解决全部矛盾,因为在一个永恒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普遍重视物质享受,就是发生矛盾后,由于组织机构或亲戚朋友出面做思想工作而出现的心平,你会发现往往是暂时性的,时过境迁,促离因素出现,已经处于平态的心会重新失平,而且甚至会产生一种上当的感觉。故只有心平与物平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满足人们的需求,保持较长时间恒定的平态。例一:如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甲除要求赔偿钱币若干外,还要求乙在指定报刊赔礼道歉。例二:如甲车撞乙致伤残,双方私了,协商甲赔偿10万元,这是物平。甲还会提出两人签一份协议,目的是防止出现乙方反悔没完没了地向甲要钱,这也是为保心平的。应注意心平与物平之间有互补性:管仲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出资少拿钱多,鲍叔牙理解他家穷困而急需用钱,心平,因此,物不平也认平了。当然,相反也可以发现因为物平而导致本来心不平而达平的例子。
用传统哲学和现代科技精准助平应注意的问题
故乡的农民在毛桃树桩上嫁接夏至桃枝条,我注意到要选择在冬末初春这一最佳的时机,就嫁接本身动作而言,操作要迅速,接面要修平,桩木和所接枝条要进行松紧适度的绑扎。人们用传统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精准助平,就是在儒学老树桩上嫁接属于社会科学的传统哲学(含宗教教义)和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形式科学和应用科学)以及相应技术的枝条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一门技术,要做好也有其前提条件,这里提醒应注意如下重点:
一、熟能生巧,保平者应练习精准助平的本领。人生是一台大戏,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确有一部分内容是反复地做,这样便会产生做事的经验,类似唱戏经过彩排,因此,做起来就轻车熟路,能够快速处置好出现的问题,即常说的熟能生巧。如汽车出现故障,修理师可以根据所呈现的故障特征,马上判断是油路问题还是电路问题,或者是汽缸等其他方面的毛病。但有时我们也会遇到全新的工作和生活难题需要解决,即不经过彩排的戏,你也要能够演好,这就需要临机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了。业务基本功扎实而头脑灵活者,也能创造性地完成好任务。就助平工作而言,保平者要对平学的定义、规律、标准和思维方式烂熟于心,也掌握传统哲学思想和现代科技知识,平时就善于运用,于是,在突然出现新问题需要助平的关键时刻,就能在头脑里爆发出灵感的火花,也就是说,平时积累了经验,关键时刻被形势一逼,就能有超常水平的发挥,最终能从实际出发解决难题。例如有甲医生用常法治下泻,却止不住,病人将死之际,家人另请高明,乙医生反而下泻药,竟然止住了。灵活处置的最高境界是产生急智,精准地解决问题,类似相声演员的现挂而出彩,这方面有个很好的例子:台湾女老板钟莹莹携带自育的最名贵的锦鲤到德国参展,被一老客户以帮忙之名运到自家商店不还。租了最贵展位的钟老板气愤而不失于冷静,关键时刻头脑里灵光一闪:对前来问询的客户派发那位老客户的名片请他们去参观,结果拿下了全场最多的订单。
二、精准助平,保平者需要保平对象默契配合。保平对象有人有物,一般而言,事物作为保平对象基本上不存在与人这个保平者的配合问题,就是宠物等动物对人保平时的配合,也仅是低层次的、有限度的。但人(保平者)与人(保平对象)之间则需要配合默契,也只有双方配合默契,助平才能达到精准的程度,收到良好的效果。先说配合不好的例子:我有一位宗亲吴承福叔中年离婚,为解决他晚年独自在湖南生活的寂寞问题,大学毕业在广西工作的儿子专门买了一台好电脑给他,又出钱送他去短训班学习过操作技术,还写了一些简便的操作指南给他,如系统不能正常进入时怎样一键恢复系统,等等。承福叔虽当过兵,但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电脑上网听歌看新闻只玩了很短一段时间,最终还是长期闲置了,因为没有玩熟练。这算一件保平对象配合不好而没有到达到预期效果的例子。正面的例子自然也很多,如我的母校南县五中数学老师雷源黔,年暑假去年毕业回村的学生刘建国家里,动员他父母支持儿子洗脚上岸复读,他作为老师保证会重点关照,争取让建国考上大学,结果获准。刘建国珍惜得来的机会,后来考上了天津大学。另外,许多受资助的山区穷困学生,感念那些捐助者,刻苦读书,最终谋得了好的前程,也是保平对象与保平者默契配合的正面例子。
敢尝试不随大流,你可能就离成功不远了
三、精准助平,关键还得落实到助平介质上来。很多时间,精准助平就是精确地找到那个最合适的助平介质,包括品种、数量和规格。有时候,保平对象的需求并不难发现,对于家庭困难者而言,直接送钱或送米、油、衣服等生活物资,总不会错。但有时候有的保平对象的需求虽然一目了然,却并不能马上找出这个助平介质来,如某人有资金想到城里开个店子赚钱,是入哪一行好呢?咨询公司却不能马上给出精准的答案。这时候,往往需要撇开思维定势(惯性思维)跟别人的风去做某一行,而应该按《圣经》教导的不挤宽门、要走窄门的哲理指导反向思维,才能给出行之有效的优秀的答案。如现在流行开快递公司赚钱,有咨询公司就反其道而行之,建议你开起慢递公司,负责收递现在人们给亲人、朋友未来多少年后的信件,果然生意颇好。我看茶馆现在都做热泡茶生意,若有人咨询我茶馆如何开,就会用“冷水泡茶慢慢浓”作指导,敢于创新,专做营养损失小的冷浸茶;现在给人取名的工作室多,但生意难做,我看若专门给宠物命名,估计生意会比给人取名好些,因为还没有。找准助平介质靠灵感,成功者往往具有独创性,肯定称得上高平士了。还应该注意的是,就找寻精准的助平介质一事而言,每一个人的成功都难于复制,因为成功源自他的文化底蕴、性格、经验与现实需求的良性结合,所挑选的助平的介质是独特的。文化底蕴、性格和经验是内在的东西,现实需求是外在的东西,前者层次决定后者的档次与诞生的速度。不妨再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美国总统奥巴马卸任后回到芝加哥老宅居住,邻居房屋因沾光良好的保安监控措施而价格暴涨,却无人敢买。最终眼光独到的青年丹尼尔花万买来做幼儿园,受到众多家长们的追捧,他因此大赚,而开幼儿园便是他圆发财梦的助平介质,找得相当准。也还要注意,同一事,助平介质可以与别人不同,优质的助平介质答案不是唯一的。如企业家如何留住员工?华为公司创办人任正非是让员工都当老板拿股份,格力电器董明珠用提高工资和提供公寓房等待遇,助平的介质各不相同,最终殊道同归,都达到了拴心留人的效果。
吴春安,笔名尚平子、尚笑、吴戈,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军校本科毕业,工学士,军油工程师。《第一杂家》主编、主笔,《平学》奠基人。原广州军区联勤部油料系统上校军官,二等功臣,广州军区年知识竞赛冠军,广州军区后勤部年度手枪射击第一名,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年退役从事证券投资分析,系股谚炒股技术流派创始人,知名股评家。业余坚持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人生成果横跨军油管理、素质训练、新闻采写、文学创作、谱牒研究与编纂、歌曲创作、书报刊和录像编辑、股市评论、儒学研究、中专教学、旅行和命名,著述万字,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另类博士。联系作者:
调理身体的机理说明详见论文:高科技茯茶素应用于糖代谢综合症的调理 网址可百度搜索